声音片段
按此样音下单
煤 制 油
—— 内蒙古伊泰集团煤间接液化项目介绍
煤制油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 柴油 石脑油 液化石油气等化工产品的技术。
2009年3月20日,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在伊泰集团正式出油!这意味着我国完全利用煤间接液化自有核心技术
实现煤制油向产业化规模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标志着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生产出了第一桶煤间接液化工业化合成油!
2010年6月30日,装置达到满负荷连续稳定生产,标志着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成套技术从中试到工业化放大获得全面成功!验证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成套技术是成熟可靠先进的。
2010年7月14至17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院士对伊泰年产16万吨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进行了72小时现场性能考核,考核结果主要消耗指标为:
煤耗3.48吨(折标)/吨油品(读法:煤耗3.48吨(折标)/吨油品:每吨油品煤耗折标3.48吨
耗电794.67kwh/吨油品:每吨油品耗电794.67千瓦时)
水耗13.45吨/吨油品
耗电794.67kwh/吨油品
综合能耗为109.86GJ/吨油品
全系统能量转化效率40.53%
考核验收报告预测达,到年产540万吨规模化生产后,吨油耗标煤约3.27吨左右,耗水3至5吨,综合能耗降为95.85GJ/吨油品,全厂能量转化效率为45--47%。
伊泰年产16万吨煤制油工业化示范厂成为利用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煤制油技术首个达到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的项目,将为我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在技术进步、人才培养、经验积累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工业化和产学研的高度结合!将对煤基合成油产业化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对于大力实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洁净高效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成为国家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伊泰集团作为一家能源企业,以科技创新、产业报国为己任。早在2002年,就把目标定位在煤制油项目上,投资1800万元与中科院煤化所核心技术团队共同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浆态床技术,并享有股份和该技术的优先使用权。
2002年9月,在千吨级装置上试车成功,打通了流程
并获得了油品大样。2003年底产出高品质柴油。2004年10月,取得中试技术突破,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核心技术通过了中科院成果鉴定,具备了示范建设的条件。2005年9月,煤制油技术通过了科技部863专家组的验收。2006年1月,煤制油技术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验收。成果鉴定认为,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可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具备了建设示范厂的条件。2006年4月,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伊泰集团出资2.27亿元相对控股该公司,实现技术支持保障,这标志着伊泰集团成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煤间接液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拥有者。
2005年1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以内发改工字
〔2005〕1832号文件核准伊泰煤制油项目。2006年5月11日,伊泰集团年产48万吨一期年产16万吨煤制油项目开工庆典隆重举行!掀开了我国完全利用自主核心技术实现煤制油生产的历史新篇章!伊泰煤制油工程是国家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工业化装置,浆态床反应器、费托合成催化剂油品精制和系统集成全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而成。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4项,涵盖了国际先进煤间接液化的所有核心技术。
伊泰煤制油项目主要工艺为煤气化、合成气净化 、费托合成反应、油品加工,以煤基合成气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定向催化合成烃类燃料油和化工原料。
伊泰煤制油工程自2006年5月破土动工以来,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本着科学指导 创新一流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本质安全 社会和谐 效益显著的建设理念,仅用了2年10个月的时间就多快好省地建成了这条生产线。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项目是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结构,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振兴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项目。
生产线位于内蒙古资源 经济 环境最优越发达的呼 包 鄂金三角区域,地处晋 陕 蒙能源富集地区的核心地带,大路煤化工基地。东靠京 津 唐地区600公里,南靠大同 太原 朔州工业带150公里,西连银川 乌海市,北纳呼市 包头经济园和城市圈,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75公里。北面 东面与黄河相依,南距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20公里。基地东侧为呼准铁路,西侧为呼准高速公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依偎在黄河的怀抱里,境内流长728公里,年均过境流量316亿立方米。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黄河水权置换工程,通过农业灌溉节水改造措施置换为工业用水,目前一、二期水权置换工程共置换工业用水2.3亿立方米。今后还将通过与临近地市达成水权置换协议,启动实施水沙置换项目,争取黄河取水指标等措施,进一步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用水。伊泰煤制油基地临近黄河取水口,大路新区黄河取水规划近期年取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中期年取水量1.2至1.5亿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生活用水。
项目使用伊泰生产的优质煤炭为主要原料,该煤种是天然的环保型动力煤,特别适合于煤炭间接液化。
伊泰集团现有大中型生产矿井14座,筹建矿井2座,2010年生产能力已超过5000万吨。“十二五” 期间将建成
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为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泰集团将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煤基多联产生产基地,把煤矿、洗煤厂、发电、合成油厂、油品深加工厂联为一体,实现资源、能源效益最大化。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成为发展的前提,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伊泰煤制油工业化示范厂是一个全新的
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高新技术示范企业,
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 综合利用 循环发展。项目从始至终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当今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路线,采取了大量的节能节水、环境保护措施,对三废排放坚持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统筹兼顾的原则,使各项指标从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均达到了环境质量标准 法规要求。
从2010年开始,伊泰集团规划在未来10年每年投入1亿元实施碳汇林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外排的二氧化碳,而且密切跟踪当今世界先进的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寻求解决二氧化碳的利用问题。
伊泰煤制油工厂生产出的成品柴油是目前世界最洁净的液体燃料之一,经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北研究所分析,十六烷值达到80,酸值低,色度为0,硫含量低,密度0.76克/立方厘米左右。产品可以在0号至-35号之间进行调节,相比普通柴油节油8-12%,尾气排放符合欧Ⅴ标准。石脑油硫含量特低,产品以直链烷烃为主。催化剂效率较国际水平高5至6倍,达到清洁生产,污染排放最小化,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伊泰煤制油项目以资源节约技术的组合优化为特色,从而实现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率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科学发展之路。
伊泰煤制油产业放大到年产540万吨规模后,其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效应将会进一步大幅度提升,从而引领煤炭产业走上综合洁净高效利用、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差异化而战,伊泰通过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的转变,构建着广阔的市场边界。若伊泰煤制油规划得以批准实施,到2015年达到540万吨,2020年形成80万吨蒸气裂解乙烯等综合性化工生产链。
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领导和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以产业报国为理想的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将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依托伊泰集团及中科合成油技术公司卓越的品牌、资源、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与国内外朋友竭诚合作!共创我国煤制油产业美好的明天!!!